第三模块教育心理学多项选择题(二)答案解析
21.【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故本题选 ABCD。
22.【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三个:(1)相似性,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和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包括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和学习策略的水平。(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故本题选 ACD。
23.【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的含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迁移的经典实例,而杀鸡儆猴属于替代强化。故本题选 ABD。
24.【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特点。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认知性、序列性和目的性等特点。故本题选ABC。
25.【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D 选项,个体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会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的是道德的本质,而不是具体的原则,属于后习俗水平,而不是超习俗水平。故本题选 ABC。
26.【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5-8 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阶段,儿童在道德判断上具有强烈地尊重规则的倾向,那些由警察、父母或者教师等权威人物制定的规则在儿童的心目中是神圣不可改变的,是每个人都必须遵从的。处于此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有以下特点:(1)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创造的,A 选项正确;(2)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态度,非好即坏,非善即恶,B选项正确;(3)判断行为好坏的依据是后果的严重性,而不看主观动机,C 选项正确;(4)把惩罚看作是天意和报应,认为惩罚的目的是使过失者经受与他所犯的错误相一致的遭遇,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D 选项错误。故本题选 ABC。
27.【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顿悟阶段。(4)验证阶段。故本题选 ABC。
28.【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故本题选 ABCD。
29.【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特征。问题解决的特征包括:(1)目的指向性,问题解决是自觉的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那些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操作(如白日梦),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操作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操作,而不是单一的心理操作,那些只包括一个心理步骤,只需要简单记忆提取的活动,如回忆初中同学的名字,虽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没有操作序列性,不能称为问题解决。C选项,只有记忆一个心理步骤,不属于问题解决。(3)认知操作性,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有认知成分的参与,有些活动,如拧螺母,举哑铃等,基本上没有重要的认知成分参与,主要是一种身体的活动,不属于问题解决。A 选项主要是身体的活动,不属于问题解决。B 和 D 选项,符合问题解决的三个特点。故本题选 BD。
30.【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时也称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A 选项属于原型启发,B 选项属于正迁移,C、D 选项都反映了以最熟悉的方式反映问题。故本题选 CD。
31.【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品德形成的过程依从(服从)、认同和内化。故本题选BCD。
32.【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利用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B 选项和 D 选项属于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故本题选 AC。
33.【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故本题选 ACD。
34.【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厌恶疗法、自我控制法等;(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C 选项,梦境分析法属于精神分析疗法;D 选项,厌恶疗法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需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厌恶疗法又叫“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梦境分析法是为了揭示无意识的动机和被压抑的愿望,是一种精神分析疗法。故本题选 ABD。
35.【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故本题选 AD。
36.【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疏导方法。抑郁情绪控制办法包括适度释放;转移注意力;采取多种方法积极疏导。当处于抑郁状态时,语言暗示法、请人疏导法、环境调节法、自我表达法都是比较好的疏导方法。其中请人疏导法是找到亲人、知心朋友、好心人、明白事理的人或自己信赖又善于开导人的人,把自己的心事向他倾诉,求得别人的帮助和指点。故本题选 ABCD。
37.【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成长。刘老师自知自己教学水平比不上有经验的老教师,说明刘老师有反思意识,A 选项错误;刘老师完全模仿老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根据具体情况再创造,BC 正确;D 选项错误,刘老师的学习态度非常诚恳。故本题选 BC。
38.【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优秀老师的人格特征。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1)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2)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3)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4)获取成就的动机和欲望;(5)求知的欲望和兴趣;(6)良好的性格特质;(7)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故本题选 ABCD。
39.【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人格特征。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故本题选 AD。
40.【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共八条,其中包括:能积极地悦纳自我、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具有教育独创性。故本题选 ABCD。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