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呢?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移情是亲社会性产生的基础,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产生对应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亲社会行为,不仅仅只是指帮助的行为,只要是有打算帮助的倾向,都指亲社会行为。如我们在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看到,母亲刘梅带领三个孩子将旧衣服打包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这种捐助就属于一种亲社会行为。再次我们主要对亲社会行为包含的形式做单选题备考,如题干问,以下哪个不属于亲社会行为,A模仿;B分享;C合作;D援助。此时我们用排除法就可以得到答案,选择A选项。
接下来我们主要了解一下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三点,此处以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进行备考。第一个因素是移情。前面说过,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所谓移情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与别人相似的情感。所以幼儿移情能力与产生亲社会行为息息相关。第二个因素是幼儿的社会生活环境,此时幼儿生活在一个大的环境之中,这个环境中的方方面面都将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方面,首先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是会影响幼儿的,例如我们中国,尊崇儒家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因此当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时我们会表扬和鼓励,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我们会批评甚至是惩罚,这样的大环境就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而肯尼亚和一些欧洲国家比较推崇人与人之间的独立与竞争,相对而言,就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其次,现在的电视媒介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现在盛行的很多动画片《熊出没》、《喜羊羊和灰太狼》,都有大量的攻击性行为,现实中也不乏有幼儿因为观看了这种类型的动画片而对同伴做出相似的攻击性行为。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幼儿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和在幼儿园同伴之间的交往都会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如有些家庭,父母非常严厉,平常对幼儿的教育,会一言不合就动手,那么在幼儿的认知里,就认为武力是可以解决一切的,因此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再比如说,幼儿此时年纪较小,很多的行为方式都是在模仿中形成,在幼儿园里,如果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攻击性行为没有得到制止或惩罚,反而被默许,那就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此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仅仅是幼儿自身的事,还关系到教师及家长,需要各界通力合作,实现教育的最大合力。
所以我们在进行亲社会行为内容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相应的知识内容对我们自身发展的要求,之后再结合子领域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班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我们传达的内容加以适当的删减、更改或补充。只有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方式,我们在进行练习时,才会做到胸有成竹,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