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此部分知识点处于教育心理学中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这一章节,其内容和教育学德育中德育方法部分内容有相通部分,这部分知识点在主观题中也多次涉及,同学们在复习对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此部分知识。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作用;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在原有态度基础上逐步提高。
(二)树立良好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的真人真事的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一般而言,多种示范方式的结合是较有效的。教师、家长、大众传播媒介都应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坚决杜绝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
(三)利用同伴(群体)约定
群体成员共同讨论规定、原则。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
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四)价值辨析
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
(1)自由选择;
(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
2.赞赏阶段
(1)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2)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
(1)按自己的选择行事;
(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上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赋值过程”。由于价值辨析的方法基本上是诱导性的,而不是灌输性、说教性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策略来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
(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1.奖励
(1)给予奖励时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
(2)选择恰当的奖励物。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
(3)应该强调内部奖励。外部的物质奖励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过多使用,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让学生亲自体验做出道德行为后的愉快感、白豪感、欣慰感,以此转化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
2.惩罚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
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某种喜爱刺激或剥夺某种权利,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
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因为体罚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之外,角色扮演与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练一练】材料分析题
小强平时成绩不错,最近有同学反映,他逃避班级劳动,不参与课后教室卫生工作。班主任找到他了解情况,小强却反驳说:“我妈妈说了,只要学习好,其他事情都不用管。而且我们班也有其他学生没有做教室卫生工作”。班主任经调查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问题:
13.结合材料,分析小强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
14.结合材料,论述教师怎样运用说服的方法培养小强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参考答案】
13.小强对班级劳动形成上述态度主要受家庭教养方式、同伴群体以及道德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1)家庭教育的影响。材料中,小强的妈妈向小强灌输了错误的观念,使小强形成了只关注学习,而忽视劳动的态度。
(2)同伴群体的影响。材料中,小强逃避班级劳动受班级内其他学生也不做教室卫生的影响。
(3)道德认知的影响。材料中,小强逃避班级劳动是因为他没有正确认识到参加班级劳动对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14.(1)灵活呈现正反论据。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正反两方面观点。材料中,小强对参加班级劳动持有反面的观点,班主任应主动提出关于参加劳动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并用充分的论据证明不参加劳动对其全面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2)利用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材料中,班主任应通过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引起小强的兴趣,再联系积极参加劳动的相关案例进行说理论证,使其产生稳定的、长期的热爱劳动的态度。
(3)以原有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材料中,由于小强原有的态度与班主任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班主任不应立即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应以原有态度为基础,逐步引导其对参加劳动树立正确的态度。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