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德育这两部分在河南特岗考试中占据很大的比重,经常以案例分析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考查的理论多以教学或德育的规律、原则、方法进行呈现,故有必要进行辨析。
教学 | 德育 |
规律 | |
教学过程的规律包括: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 | 德育过程的规律包括: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
原则 | |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3.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4.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6.巩固性教学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7.量力性教学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4.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
注:因材施教原则既是教学原则又是德育原则;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德育原则是知行统一原则。 | |
方法 | |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谈话法【师生】、讨论法【生生】、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情惑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感陶冶法 |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际锻炼法 4.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5.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